这是描述信息
搜索

“数智时代 AI 赋能与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

摘要:

“数智时代 AI 赋能与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

发布: 2025-04-01 14:40:06

详情描述

2025年3月12日,基础教学部大学英语教研室于L1-712会议室举办"数智时代AI赋能与外语教学"专题学术研讨会。会议由教研室主任杨丽敏主持,基础部主任滕加俊教授及全体教师出席。会议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多维影响,围绕构建"人机协同"教学新范式展开深度探讨,旨在推动大学英语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会议伊始,滕加俊教授在开幕致辞中强调了教育的本质是"以文化人"的生命工程。他指出,技术应用须始终服务于育人目标,教师在教学中作为核心主体的地位不可替代。从技术哲学维度,滕教授为AI划定了应用边界:人工智能应定位于效率工具,服务于教学流程优化与资源整合;而教师在价值引领、情感交互及批判性思维培养中的主体功能需进一步强化。他呼吁全体教师以理性姿态拥抱技术变革,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间寻求平衡,共同捍卫外语学科的人文使命。  

随后,杨丽敏主任系统分析了AI技术对教育生态的冲击与机遇。她指出,当前教学面临智能工具普及削弱教师权威性、学生依赖技术导致独立思维弱化的困境,同时科研范式转型压力加剧,跨学科融合需求与技术储备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算法驱动的知识供给模式正在重构教学话语权,迫使教师从"知识垄断者"转向"引导者"。过度工具化可能简化教育的人文复杂性,导致学生高阶认知能力退化,而技术便利若缺乏约束,易形成认知依赖。

面对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对教育生态的革新浪潮,我校基础教学部在滕加俊、朱宏清两位主任统筹部署下,大学英语教研室选派了四位骨干教师参与省级专题培训项目,在此次会议上四位教师分别做了专家报告分享和个人学习反思的主旨发言;王月圆、乔文静两位老师分享了参加 “智能时代外语教学创新”研修班的成果,介绍了 “三维融合”的实践框架: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强化价值引领性、学科交叉性、创新指向性,将 AI 伦理、文化自信等元素融入语言教学;教学策略上,构建 "学情分析 - 问题发现 - 策略改进 - 实践应用 - 成果反思" 的模式,通过痕迹化作业实现 AI 使用可视化;教师角色转型方面,从知识传授者转向课堂导入者、过程记录者、多维引评者,建立人机协同教学新范式。李静老师和姚文韬老师也汇报了“教学智能题与外语教育教学创新”培训及自身实操经验,介绍了 "AI 工具观" 三大原则:工具专属性,针对写作、翻译、语音等不同教学场景选择适配工具,避免 "一刀切" 应用;人文坚守,强调 AI 无法替代师生情感互动与社交关怀,需在技术赋能中保留教育温度;语言本位,聚焦语言能力培养核心目标,走出应试误区,通过语言的教学传承文化、帮助学生完善自我身份的认同及价值观等的塑造。

会议最后,大学英语教研室张军副主任做了总结发言,他强调,大学英语课程需以"技术理性与人文精神共生"为原则,在AI赋能的效率革命中坚守育人本质。并确定了教研室未来工作重点:依托大数据与AI技术构建覆盖课程设计、教学实施、评价反馈的动态化精准教学模式;联合计算机科学、教育技术学等领域开展"AI+外语教育"实证研究,探索技术赋能的理论路径;组织AI工具应用工作坊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培育兼具人文底蕴与技术敏感性的复合型团队。  

本次研讨会为教研室构建智能化外语教学生态提供了理论范式与实践指南,教研室将持续深化技术应用,着力推进智能化教学实践与跨学科科研创新,推动教学向"数智化、人文化、创新化"方向迈进。

Copyright © 2014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苏ICP备14022341号-1 中企动力网站建设